散文的作文

精选散文的作文汇总十篇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,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、中学作文、大学作文(论文)。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,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文的作文10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散文的作文 篇1我现在穿着粉色印着卡通图案的睡衣,伏在书桌上,思忖着落笔。
有的时候世界那么小,一不小心就会装个满怀。世人逃离寂寞,相遇相识,复分别,重归孤单。你的生命兜兜转转,最终消散于黑暗之中,化为这自然的一部分。
窗外的风呼啦啦地刮起来,我又开始想念你。我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往上冲着,渴望能回报你,拥抱你。
这世界没有了你,好像什么都没有变。
可是你走了后,这个世界就不再是你还在的那个世界,它变了,此时此刻不是彼时彼刻,世界从一个有你的世界,变成了一个,没有你的世界。
你知道。
你安详地长眠于地,留我们在土地之上继续思念。
除此之外,你留下的还有很多。
你在人类历史长河里被慢慢飞尘缓缓掩住,却还是与一众人无闻而无怨地推着时间齿轮与人类步伐。
我最近迷上了文艺的东西。人们都说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。但其实不是的,生活比艺术难多了。
散文的作文 篇2朱自清的文章,我是读过不少的,《荷塘月色》、《春》、《背影》,我都读过,但是,就我的个人理解看来,朱自清的散文是清新自然、严肃认真的一体。
《荷塘月色》,描写着那荷塘风光,蓊郁的杨柳,清澈的湖;亭亭的荷花,闪耀的星,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的静谧。而其中,不仅仅是作者描写荷塘景色的心声,更是对于理想的追求,希望冲破政治罗网,一往直前。看着那美丽的荷塘,“犹不能不以之兴怀”,代表着兴怀抒情。里面有着清新自然的荷塘美景,也有着严肃认真的个人政治理想。《背影》也是。
像《欧游杂记》,便是游记,其中美丽的风景,仿佛令人身临其境。同时在其中,表达的是朱自清他自己悠闲、心旷神怡,以及对于大自然的喜爱之情。
还记得有一篇《白种人——上帝的骄子》,西洋子,蔑视着黄种人,突出的是这整个文章的主题。新生的儿童,无论国籍、年龄、性别,人人平等,这是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其中之一,更是在世界中人人皆知,在那时的时代,其丑陋的心暴露无遗。这篇文章这么一写,就可以知道它的核心思想:指摘时弊。
朱自清的散文,还是非常好,也是非常精的。我会一直喜欢他的文章,我对他文章的解读以表达敬意之情。
散文的作文 篇3到如今仿佛过了很久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日子开始掰着指头数着过,一天两天,流水般过完了将近五个月。
你知道吗,新年的时候,楼下那名大龄剩女终于有了归宿,隔壁又生了一个小孩子,邻家有小姑娘即将上学,你走了后,世界仿佛没什么变化,所有人皆在继续行走在人生轨道上,或蹒跚学步,或意气风发。
茉莉抽芽、含苞、绽放;百川结冰、融化、奔腾;山又依稀披上绿裳,云雾不复刺骨。
而后茉莉会凋谢,百川重新冻结;山变成土黄,天冷清。
下一个春天它们又会再次重复,犹如曲谱里的重复符号。
生命就好像陀螺,旋转不停,循环反复。
唯你长眠。
散文的作文 篇4理想是什么?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,给我们带来希望;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,指引我们方向;是灵活好动的小马达,在人生的道路上提供无穷动力。有人认为理想是虚幻的,有人认为理想是现实的。有些人的理想最终成为虚幻,而有些人的理想最终成为了现实。
倘若你的理想远在一个你永远也无法到达的天边,那么它注定是虚幻的。还曾记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曾放下一个永远也无法抹去的污点——大跃进运动,当时人们的理想只有一个,那便是更快的发展,摆脱国家贫困的面貌。理想固然是好,但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国情极为不符,因此,在当时的社会,这个理想是无法实现的,是虚幻的。一代帝王秦始皇,想必是家喻户晓,但是在始皇老年时,不愿如此逝去,于是便追求长生不老,于是大肆地寻找炼丹居士为其炼制“长生不老”丹药,结果这个理想、这种追求自然是无法实现的。同样的还有康熙皇帝,到老年时,他的理想是“向上天再借五百年”像这样的远在天边的理想,终将成为虚幻。还有就是自古邪不胜正,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,德国法西斯竟妄想统治整个世界,最后终将被反法西斯的正义的力量所打败,理想终将成为虚幻。像这种没有权衡力量就去追求的理想,大多数终将成为虚幻。
若一个国家的理想与国情不符,与经济发展不适应;若一个人的理想与自然规律相违背;若一个组织的理想与自古以来的真理相对。那么他们的理想远在不可到达的天边,注定是虚幻的。
自我定位,权衡力量,制定计划,努力向理想迈进,理想就在前方不远处,因此理想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现实。古代贤明君主李世明,在他继位之后,他根据国情和国家实力,制定正确的发展方案,重用贤人,最后通过努力,实现了自己的理想,为大唐开拓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。牛顿、爱迪生在拥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基础下,通过自己的努力,向理想不断迈进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理想。比尔盖茨依据自身的极高的商业天赋,自我定位、努力向着自己的商业理想迈进,他的理想终成为现实。
若一个国家权衡力量,追求与国情相适应的理想;若一个人能自我定位,去追求理想、并向理想迈进,那么他们的理想也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现实。
理想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,全在于我们自身。倘若我们能够正确的自我定位、自我反省、自我努力,那么你的理想也许不再是虚幻,而是努力换来的现实。
散文的作文 篇5上美术课时,大多留下一段时间给学生习作,这时的我,便在课桌间的行人道上来回穿梭,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。碰到没事时,有时也顺便找条凳子坐一坐,因为我这段日子身体不适,站久了体力有点支持不住。
九十七班的讲台原来剩有学生坐过的两条小板凳,不知何时其中有一条成了“三脚猫”,剩下的一条放在讲台的“肚子里”,留给老师偶尔坐一坐。那天我刚在课桌的森林中巡视玩一圈,就感到力不从心,想找条凳子坐下来歇一歇,我老马识途似的来到老地方,谁知道凳子不翼而飞了。接着我扫视了一下教室的四角,仍不见踪影。奇怪,难道这凳子长了翅膀不成?没办法,坐的希望破灭了,我只好拖着沉重的步子再次去兜圈子。
当我来到第一小组倒数第二个座位前时,我便看到了那个叫刘宗汉的同学课桌边多出了一张凳子。他把它放在靠窗的墙跟下,紧挨着墙壁。凳子上放满了一大叠书籍本子,顶上面还放有文具盒、水彩笔、弹弓之类的东西,还有一截小木棒。今天看来我觉得这些东西特别刺眼,想说什么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。他的课桌的确太陈旧了,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,我将目光在这小家伙脸上划了一圈。他似乎明白了什么,略 ……此处隐藏5223个字……是冰冷的机械。
你昏睡不醒。
我记得我跟你说了很多话,希望你能够像电视剧里那样突然醒来,告诉我们这次进监护室只是一场玩笑。我记得一次我看到你嘴巴动了动,似乎是想说些什么,我激动了很久。
那时离我的中考还有五个月,你曾经说要看我考上个好高中。我说你还要看我上高中,上大学,毕业工作,你还要等我来养你。
中间很长一段时间我哽咽无法言语。
护士淡淡地告诉我时间到了的时候,我不记得怎么走出去的。脱下大衣,取下口罩,换鞋。
我沉默又沉默,缓缓回头,眼泪才敢流出。
却没想到那次转头,竟是最后一次看你。
那日回家,我看着作业发呆到凌晨,母亲一身疲倦地回来,告诉我,你走了。
散文的作文 篇9文字如同树上的叶子,自然形成却又各个不同。每棵树的生长环境不同,自然而然就在树上有着充分的体现。山势峻峭,土壤瘠薄,树体便弯曲遒劲。山野平阔,林深叶茂,枝干便高大挺拔。我想书写的文字,可以代表一时的心情。兴奋时,一纸鲜嫩的叶芽,意气风发且欣欣向荣。情绪低落,便是阴风怒号,席卷着漫天乌云,鼓动林涛如海啸般狂涌。把一棵树当成一个人生并不为过。它内心深藏的年轮,都饱经风雨,历尽沧桑。它甘愿与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,一生默默无闻,恪尽职守,与甘于奉献的人生有相通之处。
在山野住居住的时间长了,就有想写一写树的想法。一棵棵树千姿百态,在眼前或静默或肃立或深沉,姿态各异。画家的笔可即景描绘,我的笔也可用书写文字的方式描绘,异曲同工,各有所长。只是,这个想法在心里憋闷多时,无法释放。在一起有个同伴,如同一张贴在身上的膏药。两个人的世界就显得有一个人多余,这种多余的感觉,是在写作无法完成的情况下才有的。在某种时候,山野里生活,两个人是个依靠,相互沟通可以排解寂寞和孤独。这天同伴要出山讨些吃食,我借故留下,自己觉得机会难得。
随着同伴的身影消逝,四周的绿色慢慢弥合成墙,蓝天白云为盖,兼有阳光作帘,一张木桌,一支笔,还有一个人的心情足矣。
笔落纸上,忽觉桌面粗糙。笔尖刺透纸张,折耗笔尖的同时,还影响书写速度。四下环顾,木屋门上的玻璃,应该是此间唯一平整的物件了。从取下到安放到桌面上,都需小心翼翼,玻璃的完好,也直接影响到木屋的完整。这段日子让人不可忍耐,席地而坐就可感到肚腹空虚带来的不适。桌上有个茶缸,泡着一点锅巴,绛红的颜色仿佛那里经历了一场酷霜。其实,此刻节气方入初秋,离下霜的时候尚早。于是,手中的笔不自觉地从眼前的生活写起。
万物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,有自己的前进方向。身边有一条清流,沿着自己开辟的小沟,汩汩淌进一片绿意尚浓的草甸。随风涌来的是腐草的气息,还有一声声悠扬的牛铃。望不见牛儿在哪里卧着,稀稀疏疏的的白桦树倒是引人注目。叶子已经变的浅黄,配着原本就有的本色体肤,怎么看都是那么耐看。有两棵中间乌黑,不用猜就知道是牛缰绳磨的,还有一棵枝头扭断,应该也是牛儿的杰作。吃饱了无处打熬力气,拴它的树就遭殃了。
笔锋圆滑,与下面的玻璃有关,似乎把思维也顺带着流畅起来。一只斑斓蝴蝶盘旋几周,落到茶缸沿儿上。它好像被茶缸里的锅巴水所吸引。它应该来自草甸,那里有星星点点的的繁花。马蹄叶簇拥着一大堆叶子,高挑着长长的穗儿,黄灿灿的花次第开放着,“嗡嗡”声热闹非凡,也印证着竞争的程度。它来到这里,想是那里的香味已经寡淡,锅巴水的香气反而馥郁。我不敢妄动,连大气也不敢出。它像一片提早落下的大树叶,在茶缸沿儿翕张着翅膀。翅的背面看不出丁点儿华丽,甚至有些色彩混淆,像块调色板,五彩在这里调和后,再描绘到正面去。
一阵柴烟飘来。早晨添的一块湿柴,在这时不合时宜地燃烧起来。它被袭扰,忙振翅飞去。我会心一笑,似乎听到它的呛咳声。蝴蝶飞去,我沿着它飞去的方向看去,背景下的山野泛着五彩的秋韵,蝴蝶一下子就从眼里失去了定位。阔叶林都镶着黄边,叶脉微红,像星星点点欲燃的火苗。针叶林依旧碧绿,相互映衬着,层次分明。尖塔般的云杉林里间杂着许多红松树,它们之间体态迥然。因为果实的价值不同,也就决定着它们的生长高度。采收果实是要损毁树尖的,以至于云杉树越来越高,红松树越来越矮,高挑和矮胖不一定是绝配,却是无奈的组合。高低错落,非常态生长成为现实,慢慢接受了就成为自然,自然也就成为了习惯。没有快乐的心情就不是好心情,没有忧患的文字就不是好文字,常态的美和非常态的美有着相通之处,却又有着本质性的区别,在于心情的接受与否。
我放下笔。在这空旷的山野里,我和我的木屋沉浸在寂静的光环里。树隙间有张蛛网,网住一些露水,在等待阳光的角度。露水蒸发了,蜘蛛才能爬回,继续编织自己的梦,我和它何尝不是同一个心情呢?
清风理发,晶露濯足。这种感觉传输到笔尖上时,内心深处会对大自然充满无限的敬仰与信赖。
散文的作文 篇10早在上初中时,我就喜欢上了阅读,同时也开始了写简短的日记。从那时起,阅读和写作这两个习惯就一直伴着我读完高中、大学、走上三尺讲台,直至今天。
大学时,我学的是中文专业,拜读了不少古今中外文学名著。在众多的文体中,我喜欢的是小说、诗歌和史书,尤爱散文。不仅喜欢读,还喜欢写。
毕业20年了,在紧张忙碌的教学工作之余,我喜欢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,所思所感用心记录下来。而这,也渐渐成了我最大的业余爱好。我沉迷于此,不以为苦,反以为乐。坚持业余写作这么多年,从阅读和写作中,我渐渐领悟到了什么是散文。
关于“散文”,我理解最深的还是那句老话:“形散而神不散”。一个“散”字,概括了散文的本质。这里的“散”不是杂乱无章的“散”,而是要求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中心。中心明确了,构架可以随处延伸,你就可以不拘一格,随心所欲,想写什么就写什么,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。
散文的选材很广泛。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,有一颗热爱生活的真心:一件小事,一张笑脸,一棵草,一朵花,一杯茶,一个身影……很多很多细微的事物,都可以成为散文的题材。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读懂它们,把自己的感悟写下来,那就是一篇很美的散文。
散文的语言要求朴实。散文的内容和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,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真实的,不是虚伪造作的,所以记录生活的散文也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。写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老舍先生说过的一句话:“真正美丽的东西是不加修饰和打扮的,真正美丽的人是不需要多施脂粉的……”是啊!散文本身就是最贴近生活的,没有任何的修饰和造作,所以散文的写作,就只需把内心的感悟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,让文章感动自己,同时也感动别人。
此外,散文还要求情感真挚。散文这种文体和小说、诗歌不太一样。小说的内容可以虚构,诗歌强烈的情感需要华丽的辞藻来铺排,而散文需要表达的却是从心底流露出的真情实感。刻意写出的散文哪怕辞藻再华丽,如果内容空洞无物,这样的文章也是没有生命力的。“文以情动人”,只有那些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饱含着真情实感的文字,才能真正打动人心,进而成就散文的美。
情思所至,有感而发,言为心声,独抒性灵。以上这十六个字,就是我的散文写作观。







文档为doc格式